一些法國的文化的體悟 – 2017的結語

做自己、好好過生活是很重要的!

但是回想當初,在法國的這一年給自己下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好好生活發現生活的不尋常,所以今天在此特別整理一些我覺得應該算是蠻特別的文化體驗~

關於創作

「做好玩的事,做喜歡的事。」是我在同學之間感受到最大的創作氣氛,班上大部份同學都有第二個instagram創作帳號,那些帳號就是放一些他們平時的小創作,或是作業中自己感到驕傲的片段。記得有一天有一位老師在台上的振振有詞講著用創作經營網路形象與人數。同學們大部分卻嗤之以鼻,他們覺得經營臉書專頁或獲得按讚人數,應該是那些學商學行銷的人應該要做的,身為創作者,應該是好好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把創作做好,經營個人風格的IG是一個自我實現與自我督處的管道,而不是為了變有名才去做的。(雖然不確定是不是口是心非啦)

關於生活

生活上有兩點特別深的體悟,第一是關於時間的切割。休息就是休息;週末就是週末,玩就好好玩:工作就好好工作。像是小組討論常常到一半,如果休息時間一到,不管討論的如何,一定是放下手邊的事先抽根菸或透個氣。如果在台灣,常常就是討論到一段落再去休息,或是把一個主題討論完再去休息。

對於生活的氣氛也是我發現他們很講究的,雖然說法國不是平面設計很強的國家,但卻是很有氣氛的國家。路上處處是選物店或是傢飾店,一般的店家也都會講究櫥窗擺飾。同學雖然沒有很多零用錢,但總是會有一些生活費預算是用來佈置家裡的。像是買個相框把自己的創作或是喜歡的文宣品裱起來掛在牆上,或是去二手市集挑張自己喜歡的桌子,然後買塊布或是蠟燭放在桌上。注會意房間的配色與擺飾。我感受到的是就算生活費吃緊,還是要努力透過每天生活的地方讓自己舒服些。

關於夜生活

台北的夜生活其實沒有比巴黎差,因為主體感或是氣氛家的酒吧非常多,但是瘋狂程度絕對是巴黎大勝。記得有次跟美國同學聊天,他表示巴黎人根本就瘋了,因爲所謂的夜生活真的是「整夜的生活」真的是很驚人。(而德國再贏巴黎,這之後有機會再談)巴黎派對真正開始的時間都是兩三點開始到凌晨六七點,晚上十點到凌晨一兩點則是喝酒的時間。巴黎酒吧相對少,大部分同學要喝一杯都是去咖啡廳或是餐廳(五點半一下課就喝!)而巴黎夜店與台灣夜店最大的差別因該就是進場與音樂。台灣大多是主流音樂,在巴黎大部分都是Techno,或是主題性強的派對。在巴黎想享受派對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事先買票,要不然就是要排隊排超級久或是根本無法進場。

關於性福這件事

從一些生活的小點可以感受法國人對於性這件事真的一點都不害躁。像是路上常常看到保險套的販賣機,或是學校充滿著愛滋與安全性行為的海報文宣,還有同學也常常聊天聊到相關話題等等。有趣的是一些小忌諱也都是跟性愛有關。像是如果你與人乾杯沒有看著對方眼睛,就會七年性愛不幸福,如果在室內打傘,也是七年性愛不幸福。如果說亞洲怕死與怕鬼,法國人大概就是怕性愛不幸福吧….

最後其實還想說說關於節慶的飲食文化,但是這部分內容多到可以獨立成篇,所以就下篇待續囉!